當地時間14日,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任命坎貝爾擔任亞洲事務主管一職,隨即又為其挑選了一位專門處理中國事務的得力下屬——勞拉·羅森伯格,擔任白宮“中國事務資深主任”。
還未上任就已有所動作,拜登對亞洲事務的重視可見一斑。而這其中,中美關系的突出地位又顯然超過以往。在目睹了特朗普時代中美關系的波折動蕩與亞太局勢的風云變幻后,拜登對此顯然有自己的想法。“得亞太者得天下”,因為亞太不僅關乎美國人能否實現美國夢,也同樣關乎“美國人的中國夢”。
亞太再平衡的過去
自奧巴馬時代開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美國似乎覺察到了其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正逐漸走上一條“下坡路”。
在亞洲新興市場國家蓬勃發展、東亞一體化不斷推進的同時,奧巴馬政府清楚地意識到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傳統地位已經面臨嚴峻挑戰,這也正是其于2014年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原因。
根據這一戰略構想,美國將以亞洲地區其現存的盟友和戰略合作伙伴為基礎,建立更廣泛的多邊同盟網絡、強化美國所主導的安全秩序,從而分享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紅利。
更重要的是,“亞太再平衡”能夠針對性地遏制中國的海上發展空間,延緩東亞一體化進程,在中美競爭中保障美國的優勢地位。
然而,這一戰略卻在特朗普時代宣告終結。2017年3月,美國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董云裳在談到特朗普政府亞太政策時,表示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正式結束,特朗普政府的亞太政策,將可能有新的方式。
可就結果而言,特朗普在亞太地區的作為只能用“失敗”二字來形容。不僅破壞了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的信任關系,還放棄了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可能進一步為美國經濟帶來利好的合作方案。
要對付中國,特朗普或許的確有自己的想法,但他的想法就像他那“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口號一樣直白:正面打壓中國,而非構建傳統的盟友關系網。
在創新精神這一方面,特朗普總能出人意料,可一談到實際成果,就往往乏善可陳了。
通過中美貿易戰、制裁中國企業等方式,美國可能確實給中國添了不少麻煩,但這卻是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陰招,既犧牲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還牽連了亞太地區美國的一眾盟友。
在經濟這方面,能夠容許中國繼續對美“打持久戰”的時間可能確實有限,但美國的經濟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就連貿易戰期間對華一向強硬的特朗普,也不得不親手結束這場對雙方都不利的戰爭,放棄“零和博弈”的幻想。
總體而言,特朗普沒能讓美國真正重返亞太,也沒能成功遏制中國的發展。他的政策無疑是失敗的,而這一失敗的政策再加上疫情,后果可就不只是災難性那么簡單了。
疫情時代美國在亞太的后退
單就軍事方面而言,疫情時代的美國在亞太就已處于“歷史最弱”狀態。
太平洋艦隊四艘航母上接連出現的確診病例使美國2020年上半年的部署計劃全部泡湯,艦隊僅剩的一艘“林肯號”航母也正在本土停泊,對遠在大洋彼岸的亞洲鞭長莫及??梢哉f,美國在亞太已出現“航母真空”,加之疫情帶來的海軍戰備水平的下降,美國在亞太的海上霸權出現了歷史性的動搖。
2021-02-09 10:07:35
2021-02-09 09:47:40
2021-02-09 11:06:01
2021-02-09 10:45:33
2021-02-09 10:29:22
2021-02-09 10:59:08
2021-02-09 11:13:49
2021-02-09 09:53:20
2021-02-09 10:49:56
2021-02-09 10:20:07
2021-02-09 09:36:25
2021-02-09 10:02:02
2021-02-08 09:58:18
2021-02-08 11:00:28
2021-02-08 11:49:05
2021-02-08 11:54:22
2021-02-08 11:43:13
2021-02-08 11:19:12
2021-02-08 11:35:41
2021-02-08 10:26:00
2021-02-08 10:12:50
2021-02-08 10:46:38
2021-02-08 10:31:55
2021-02-08 10:03:23
2021-02-07 0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