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2020年,在令人瞠目的全球確診病例和死亡數字背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悄然改變了世界運轉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未來。
的確,這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所發生的一切,猶如向湖面擲入一塊巨石后的余波蕩漾,一圈圈漣漪向全球無限擴散,將波及接下來的至少十年。
從英國的“百年孤獨”說起
幾天前的深夜,位于英吉利海峽的英法海底隧道,被緊急關閉。法國擔憂,在大不列顛島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會飛越海峽,散播至歐洲大陸。但這一切無濟于事,截至12月28日,變異病毒已蔓延到17個國家和地區。
終于在2020年脫歐“單飛”的英國何曾料到,自己這波逆向操作,竟會從主動與歐洲分離,變成被迫和歐洲隔離;更意難平的是,自己有一天會被叫做“歐洲病夫”,被“前任”歐盟毫不猶豫地拒之門外。
歷史上,曾有過相似一幕。
1831年,同樣在那片海域,英國軍艦嚴陣以待,企圖把歐洲大陸的病菌擋在境外。但霍亂還是如“幽靈般”登陸英國,甚至跨過大西洋傳到美洲,成了“世界病”的代名詞。
189年后的今天,時空距離極大縮短,病毒的蔓延速度和影響范圍,遠超當年;而世界的應對方式,卻出現倒退。
疫情暴發初期,抗疫物資十分搶手,原定駛往瑞士,滿載抗疫物資的卡車半途中被德國海關攔截;而預定運往德國的口罩,又在泰國機場被美國“截胡”。
這種“現代海盜”的行為,發生在21世紀全球化程度和文明程度最高的歐美國家間,讓有些人難以置信。但其釋放的信號不言自明:全球治理體系局部失靈,有地方出了問題。
美國留下一地雞毛,多極化格局加速
更引人注目的,是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單邊主義、排外主義和反智主義特征日趨凸顯。當信任總統的民眾喝下清潔劑試圖“體內消毒”的同時,核酸檢測陽性且身無分文的外國移民,正被美國政府打包“踢”到邊境墻另一邊。
對外“甩鍋”轉嫁責任,成為全球化升級到4.0版本以來,涌現的另一股逆流。在這件事上繼續充當主角的美國,無視構建全球抗疫統一戰線的緊迫性,轉身退出世衛組織,留下一地雞毛,和“冠”絕全球的1900多萬確診病例。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歐洲人對美國的好感度正在下降。76%的德國人對美國看法惡化,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正在弱化。而與之對應的,是疫情刺激下,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加速深化。
面對嚴峻形勢,非盟、歐盟、東盟分別召集高級別會議,主旨圍繞兩個字——團結。國家間、區域間強化合作的主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聲音被放大。今年,聯合國成立75周年會議通過的宣言指出,“多邊主義不是一種選項,而是一種必要”。
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疫情重塑了大國關系和政治格局,全球東升西降的趨勢進一步強化。中美兩大經濟體的力量差距對比縮小。”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秀軍指出。
2021-02-05 15:58:49
2021-02-05 17:27:33
2021-02-05 09:18:34
2021-02-05 10:38:28
2021-02-05 11:10:07
2021-02-05 09:08:14
2021-02-05 08:48:53
2021-02-05 09:59:46
2021-02-05 09:26:36
2021-02-05 09:38:36
2021-02-04 09:06:43
2021-02-04 15:08:21
2021-02-04 11:18:31
2021-02-04 15:55:51
2021-02-04 16:47:35
2021-02-04 14:29:38
2021-02-04 09:50:02
2021-02-04 09:48:44
2021-02-04 11:58:14
2021-02-04 11:07:26
2021-02-04 10:48:20
2021-02-04 09:52:48
2021-02-04 10:02:46
2021-02-04 09:19:30
2021-02-03 10:59:07